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主題講座】─卡爾威特的教育 首場


天才不單單只是天賦,而是可以教出來的!台灣家庭教育交流學會與台中市品格教育協會於今日民國101年3月17日舉辦第一次的主題講座----卡爾威特的教育 《孩子的非凡人生從父母開始》 《嬰兒期的體能教育與智力訓練》 。 
 
 講師:范萍影老師

很高興能邀請到品格教育學會的理事長-范萍影老師為我們分享卡爾威特的教育, 在演講的開始,范老師妙語如珠的向大家介紹卡爾威特的家鄉-德國。 德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擁有良好的工業傳統的國家而德國的教育政策是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個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與能力自由選擇學校、培訓場所和受教育的方式。范老師曾到過德國十次,老師與我們分享他在德國所看到的德國家庭教育方式,其法有別與台灣,德國強調的是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誰也無法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除非他自己放棄了。


卡爾威特是如何使一個被當成智能低下的早產兒成為一個天才呢?身為牧師的卡爾威特堅信,這是上帝給他的孩子,一定能培育成人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天賦而是教育,幼兒早期教育十分地重要,孩子的成長取決於出生到五歲的教育,而零至三歲階段是腦突觸發展的重要關鍵。范老師也介紹嬰兒期的體能教育與智力訓練,嬰兒階段的孩子要盡可能過露天生活,會走路時每天去野外散步 、 學游泳等都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有良好的幫助。智力訓練則要從五官開始訓練,例如:朗讀詩歌、敲小鍾辨別不同聲音訓練聽覺,看五顏六色玩具訓練敏銳觀察力及視覺。


卡爾威特曾說:「早期教育的首要目的,主要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對事物的好奇心、對生活的認識,還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豐富的情感,樂觀、自信、向上的心理和對社會的正確態度。」孩子的非凡從父母開始,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早期教育可以更早推至胎教,甚至於婚前就開始準備,以愛為出發點,給孩子幸福的童年,感受學習的快樂,並養成生活及學習的好習慣。

在台灣,大多數的家長總認為教育就是讀書、識字、考試、成績優良就是好孩子,但事實上,錯誤的教育在於灌輸過多的知識忽略了培養能力與品格的重要性,身為父母的我們應更注重孩子的觀察力 、 想像力 、 注意力 、 創造力、溝通力等不同面向的發揮,而非將教育的重點只著重在智力的培養。



講座進行至尾聲時,范老師也提供了音樂教育、天才教育、自然法則、實踐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相關的書籍資訊,鼓勵大家主動認養書籍、分組組成讀書會一同學習,並於往後接下來的講座一同與大家分享。

大家踴躍認養書籍

大家一起熱烈討論教育的情形


演講的過程中范老師生動幽默的分享,讓大家笑聲不斷,透過這次的演講,大家對於卡爾威特這樣的教育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我們將繼續辦講座來探討這套卡爾威特的教育方式,也歡迎關心家庭教育的朋友們一同前來參與,相關資訊請密切關注家庭教育交流學會官網http://tsfeia.blogspot.com/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詢問我們。感謝大家的支持!

下次的主題講座時間為4/7
報名專線:0911-417410

創設源起      如何加入       支持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