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慈懷基金會
大部分的人看到青少年又出事了往往想的都是,孩子叛逆,孩子不乖才會造成這種事的發生,在慈懷工作後看見每個孩子身上的故事我不得不說,現在該重新被教育的不只是孩子,做父母親的更應該被教育。
兩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
一次值班時接到一位孩子的媽媽打電話來,要與孩子說話,孩子恰巧五分鐘前與同事外出購買生活用 品,媽媽一聽不悅加上憤怒的口氣說:「我的孩子就要基測你們還帶她去逛街?」我聽完後只回問這孩子的媽媽:「請問:妳的小孩在你身邊時你有這麼關心過她的 課業成績嗎?」媽媽又回應:「孩子現在是交給你們在敎,你們就有責任負責她的一切,她的基測成績不理想你們負的起責任嗎?」
某天,社工安排小丸子跟媽媽外出用餐,但小丸子卻沒有在預定時間內回來,我心急的打電話給小丸子媽媽告知已超過預定時間但未見小丸子回來,媽媽冷冷的回 應:「她說她要自己回去啊!我就在你們大馬路口跟他分開了」,我提醒了一下媽媽說「你跟社工約定好要帶她到預定地點由我接小丸子回來怎麼都沒做到?」媽媽 回應「她說她自己回去就可以啊!」接下來我請媽媽配合可能小丸子太想念媽媽想跟媽媽回去媽媽還在火車站請先在周圍看一下有沒有可能小丸子去找媽媽?小丸子 媽媽馬上回應我沒看到她啦!我要趕火車我要趕回去,之後媽媽電話不接,也沒有再接到媽媽打電話來關心小丸子回來了沒…小丸子在隔天中午被其他工作人員找到 並帶回來了。
其實這兩個故事只是這些孩子被家人,親生父母親假裝重視的一小角花邊新聞,每個孩子的本質都是好的,但因為單親,隔代教養,孤兒,遺棄,忽視,而產 生負面價值觀,這些孩子在我的眼裡都是能被好好教育好好培養的人才,有的很會讀書,背英文單字,美術,唱歌,做家事,寫作,口語表達,在她們身上都有好多 好多優點,但很可惜的事做父母的都沒有發現也不曾重視過,一昧的過度呵護,用錢解決孩子的問題,但卻忘了,他們不是商品,升級用錢打造,壞了找人修理,才讓這些孩子才只是個國中生卻滿嘴賺錢很重要,所以天下父母心,如果錢能買到車子,你買不到安全感給孩子,如果錢能買的到房子,你買不到溫暖給孩子,如果錢能幫你滿足任何物質,但你絕對買不到孩子需要的親情與關心。
當孩子不會,我們親自做一次給他模仿著做到會,當孩子不行,我們要找方法讓她證明自己一定行,當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的事越來越多,他會越有自信,千萬不要再當孩子的大神燈,有求必應,這只會讓孩子失去自己的潛力與創造力。
文章來源: http://www.wo-men.com.tw/article.aspx?cid=63&id=3111
創設源起 如何加入 支持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